金融工具助力农业风险管理水平提升

来源:期货日报   2019-09-12 阅读:72

  在9月11日于大连举行的2019中国玉米(1873, -4.00, -0.21%)产业大会上,来自市场各方的与会嘉宾表示,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风险防范系统有了较大提升,基于此,金融正助力农业发展“华丽大变身”,期货市场也在中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从2007年我国出台保费补贴政策以来,保险行业在农产品保险上所做的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基础的保产量;随着国家提出保供稳价的政策,从2014年开始农险开始尝试保价格;后续随着产量和价格的联动机制形成,又出现了新型的保收入的成熟模式。”中国人保财险总公司农险部副总经理王建国在会上说。

  从这几年的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系统已经有了很大层次的提高。“可以说,目前农业生产的风险管理已从1.0版本进入1.5版本。”浙商期货总经理张英军在会上表示,从保产量到保价格,再到保收入的进阶中,农业生产中风险防范已经从种植方面逐步延伸至中间的管理、储存物流及后面的销售环节。不过,无论是保收入的成熟模式,还是保价格的基础模式,都离不开期货价格的基础性作用。

  因此,在农业生产风险防范系统的形成中,期货市场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期货市场有两个功能,其中一个就是价格发现。我们一直在探索的‘保险+期货’的模式,其实就是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张英军说。

  “未来的大宗商品,特别是农产品,市场各方一定要把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理念深深地融入到贷款的流程和风险管理当中去,这也将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机构部总经理张野表示。

  在浙江物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余飞鹏看来,只有风控形成闭环,资本才能真正介入农业发展中来。“事实上,将资本引入农业发展中,将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转型升级。如果不引进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整个农业产业化转型的难度非常大。”余飞鹏表示。

  “作为产业资本,我们正积极介入农业发展中。在此过程中,我们用5个‘保’字逐步实现农业发展迈向产业化的‘变身’,即保供、保产、保险、保价、保销。值得一提的是,大商所推出的‘保险+期货’项目引入了期货公司帮助农产品形成安全边际,这也是资本为什么愿意介入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余飞鹏说。

  此外,张英军表示,从去年开始,农产品场内期权产品陆续推出,为农业风险管理及对冲提供了一个更为灵活、个性化的工具。“不过,农业生产的风险管理刚刚迈入1.5阶段,2.0阶段尚未到达。这其中有参与主体意识转变的不足,也有现货及期货市场发展基础较为有限的影响。”张英军说,从刚开始农民被动参与,到四年之后农民合作社和种植龙头企业自己主动参与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参与主体的意识其实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这与“保险+期货”项目的持续推进、大商所推出互换平台以及各种场外衍生品工具有很大关系。未来农业风控体系仍会进一步加强。

  “没有进入2.0阶段还有一个原因,即现货市场不够规范、不够发达,很多时候市场担心信用风险的发生,例如银行不敢贷款给企业。有了‘保险+期货’之后,这一状况发生了改变。同时,农业生产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也需要期货市场容量的进一步扩大。”张英军说,现货市场的完善、期货市场的扩容以及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当上述条件都具备时,国内的农业风险控制体系才能真正进入2.0阶段。

  从产业链内部的风险管理承担者——贸易企业的角度出发,北大荒粮食集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献东在会上分享了参与基差贸易带来的优势。基差贸易给各参与主体带来了不同的优势与好处。“对农民来说,基差贸易是探索用市场竞争的手段形成托底保护价;对销售企业来说,基差贸易可以实现代购、代储,增加其收入来源;对于下游需求方饲料厂来讲,基差贸易可以带来订货不定价的便利条件。”王献东说。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近两年随着我国玉米深加工产能的快速扩张,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已进入产能过剩的阶段。“可以预见的是,2019年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利润将受到较大冲击,如何锁定加工利润将成为企业必修课。”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交易部总经理赵松在会上表示,这个阶段将成为推广基差贸易非常好的时期。通过基差贸易,企业能把自己近期的利润管理好,远期的利润锁住,可以说基差贸易能够帮助企业平稳发展和经营。“只有大家都做好自己的环节,产业链才能更平稳、健康的发展。”他说。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