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农商银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纪实

来源:江苏经济报   2019-09-28 阅读:149

18万亩桑园、10.4万养蚕户、年产鲜茧2万吨左右……多年来在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海安农商银行,以年均3亿多元的持续信贷投入,托起了作为海安市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茧丝绸产业。海安的蚕茧生产量和收购量连续30年位居全省县(市)级第一位,拥有全国最长、最为齐全的茧丝绸产业链。

保姆式服务:助力鑫缘跻身中国丝绸十强

在海安农村,家家几乎都有栽桑养蚕的传统。每年春秋两季的蚕茧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不过,在桑蚕业发展初期,蚕农出于对栽桑养蚕前景的担忧,投入谨慎。海安农商银行通过现场办公、送贷上门等方式,建立起蚕农贷款绿色通道,为蚕农提供资金支持,增强了蚕农养蚕致富的信心。“为更好地支持蚕桑业发展,海安农商银行还为全县10万多蚕农建立了经济状况台账,并以此为基础,满足蚕农的贷款需求。”海安农商银行副行长冯增荣向记者介绍道,该行的信贷引导,有效激发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从茧到丝绸,一头是蚕农,一头是企业,如何让这条产业链顺畅地运转起来?答案是:信贷资金。海安农商银行不断加大信贷资金的投入,促进了茧丝绸产业化经营。每年春秋两季蚕茧上市时,收购资金需求量大。为保证不向蚕农“打白条”,该行急企业所急,总是优先保证蚕茧收购企业的资金需求。该行一直将当地50多家各类丝绸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截至目前已向其中30多家企业累计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9亿元。江苏鑫缘茧丝绸集团的发展就得益于该行的一路扶持。

鑫缘集团始建于1994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蚕桑生产基地培育、桑蚕茧丝绸产品科研开发、生产加工和国际国内贸易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海安农商银行对其的信贷支持由最初几十万元增加到目前的约2亿元,在信贷的助力下,该公司的销售额也由当初的2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0多亿元,整个集团销售超过50亿元,发展成为中国丝绸行业十强企业。如今,鑫缘集团充分发挥引领产业的作用,通过“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经营,在海安及广西河池市等地建立产业基地30多万亩,与产业基地内28万户蚕农和18家缫丝企业建立了稳固的业务关系,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增效和蚕农增收。

日前,记者在鑫缘集团产品陈列馆内,看到除了有传统的丝绸衣服、床上用品外,还有蚕丝化妆品、保健桑茶等。该馆负责人指着展柜里的丝绸画布介绍说,这些通过特有的数码技术将古代名画原样呈现在丝绸上,已成为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礼品。“20多年来,海安农商银行对鑫缘集团的支持一路相随,服务可以说是保姆式的。”鑫缘集团负责人感激地说,即使在金融危机爆发、蚕茧价格波动、茧丝绸企业生产经营遭受极大困难之际,该行也一直优先安排蚕茧收购贷款,始终给企业撑腰。

精准滴灌:康德“小鸡”长成行业龙头

“在困难时期,农商行对我们的支持和让利力度比往年都大,公司能活过来,能有现在的欣欣向荣,农商行功不可没。”每每谈及这些,江苏康德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根总是难免心生感慨。

让王文根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在禽流感疫情肆虐时,康德蛋业遭受损失,陆续有银行对作为传统禽蛋大户的康德蛋业抽贷、收贷,企业的发展面临危机。困难时刻,作为地方法人银行海安农商银行,在其他银行收贷“全身而退”面前,再次雪中送炭,坚定地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携手企业共渡难关。

海安市隆政镇是著名的“禽蛋之乡”。1991年,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农民王文根当起了禽蛋经纪人。他利用海安及周边充足的鲜蛋资源优势,收购鲜蛋贩运到南京、上海等大都市销售,由于资金困难,他找到了海安农商银行,申请借款5万元用于贩运周转,从而开始了“银企合作,共创大业”的征程。

然而,搞禽蛋贩运利润小,风险大,王文根动起了筹建蛋品加工厂的念头。1994年,他从上海等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在隆政本地租房创办了蛋品加工厂,海安农商银行隆政支行根据实地调查,一次性注入资金60万元。

蛋品加工厂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资金短缺等实质性问题。2005年,公司考虑引进一套年产3000吨鸡蛋粉的进口设备及新上10吨蛋黄免疫球蛋白生产线,但因担心上马后资金不足,迟迟不敢定夺。海安农商银行获悉后,主动派人上门调研,及时授信贷款800万元,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07年,海安农商银行又适时支持贷款1000万元,帮助该公司投资新建了南通新康德禽业有限公司,建成“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现代化蛋禽养殖基地。2017年,康德蛋业筹建了江苏康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该项目蛋鸡饲养规模达160万羽,单体规模为省内之最。截至目前,该行对康德集团授信总额逾9000万元。在该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下,康德蛋业从一个小作坊式的企业发展成为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单体规模最大的集蛋鸡养殖、饲料生产、蛋制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作为扎根本土,最懂小微企业的银行,海安农商银行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着“海安人自己的银行”这一发展定位。“支农,就是要做到金融的精准供给。”海安农商银行行长江炜鑫告诉记者,为确保金融供给的精准性,该行加大对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大农业基础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动态化客户名录,提供“一对一”服务模式。同时创新信贷产品,先后推出农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涉农小微企业贷款等多款产品,不断满足处于创业、成长、转型各个时期的各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

金融活水:助推中洋问鼎世界之最

“百万雄鸡下江南、中洋河豚鲜天下”,这是对海安农产品的生动描述。海安是农业部认定的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因此,海安农商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把支持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领头羊”,带动了产业链上农户的致富。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319.03亿元,信贷有效支持了农业产业化客户1616户,培育出农业龙头企业“小巨人”近10家。老坝港紫菜等品牌成功走出海安,中洋水产等品牌成为叫响全国的农业特色品牌。

江苏中洋集团从最初的水产品销售经营到特种水产的规模化养殖,目前已发展成为集长江珍稀鱼类现代化养殖与生态养殖、现代农业示范与生态观光旅游、绿色休闲度假体验于一体的多元化民营股份制集团企业,就是海安农商银行支持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

30多年前,中洋集团总裁钱晓明最初接手公司时,业务仅仅为水产品经营销售,钱晓明以前瞻性思维果断进军沿海滩涂,大力拓荒,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企业的转型发展亟需资金支持,海安农商银行获悉后,多次深入现场考察,认为这种资源在县域较少,应当很好地开发利用,于是就及时给予资金支持。农商行的“雪中送炭”,让钱晓明增添了信心,立即着手挖土整塘,添置养殖设备,开始了他的养殖梦。如今,中洋集团已经成长为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海安农商银行始终是他创业路上的“靠山”。

随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方面出现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此,海安农商银行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农业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经济的支持,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集团企业的深度合作,由主要支持农产品加工环节向支持产前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后转化增值、储运保鲜、营销流通及进出口贸易等全过程转变,把产业链上、中、下游关联的环节进行整合,满足供应链各环节的资金需求。

中洋集团是农业产业链企业的典型。正是由于海安农商银行的相助,中洋坚持以长江珍稀鱼类物种保护为己任,开发性保护河豚、鲥鱼、刀鱼、鳄鱼等国内外珍稀鱼类和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现有养殖及储备品种多达40余种。目前,中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长江珍稀鱼类繁养殖基地,中洋河豚鱼养殖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几十年来,海安农商银行始终以一颗赤诚的心,一如既往地扶持着中洋集团这个老伙伴,在互信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彼此共同成长。他们相互依托、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结下了农商银行与本土民营企业的鱼水情。

改革开放以来,海安许多龙头企业都是从当年的小作坊发展而来。在那个年代,他们最初的发展资金就来自于农商行的前身——农信社。“农商行为农而生,因农而兴,支农支小不仅仅是农商行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更是农商行的‘三农’情结和助农情怀。”海安农商银行董事长徐晓军不无感慨地说。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