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毅哲)“据中国统计网统计,2018年,我国新工科人才缺口达150万。国家实行的‘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经济目标,需要大量新经济人才。仅靠公办高职院校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需重视和扶持发展民办高职院校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佘德聪说。
佘德聪说,民办高职院校的工科类专业实训室设备普遍存在数量少、设备陈旧与需求脱节等现象,而新工科专业实训室硬件建设投入大,设备更新快,专业软件投入费用高,要培育有特色专业人才难度大。
佘德聪建议,要加大对民办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扶持力度,可探索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新工科专业实行注册入学。建立“校带校”帮扶机制,有计划地开展公办本科院校与民办高职院校互派教师、管理人员等帮扶工作,探索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融合“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