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将培训课堂搬到检修现场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2019-03-26 阅读:6

  “电能的生产过程是一系列能量转换过程。锅炉将水变为蒸汽的热能,汽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变成轴旋转的机械能,发电机将机械能变成电能。汽轮是用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来做功的回转式原动机。”

  3月23日,在齐鲁石化热电厂二化动力站1号机组大修现场,团支部书记石振寰带领一帮年轻的技术人员正在利用机组检修机会,来到汽轮机前轴承箱旁探探究竟。技术组长刘凤春和检修技术专工,面对打开的设备,从构造原理到实操,详细的向他们进行着讲解。

  听者一边记录,一边用手机拍照,一边提问,听的认真。讲者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讲的细致。

  “这就是主油泵,为轴承提供润滑油、为调速系统提供调速油。这是高调油动机,靠它调节进汽量。那是保安油管线……。这些设备、管线平时可没机会看见,只有大修打开前箱盖才能看见。”

  “这里面的管道真多,以前只能看图纸,现在看到实物,终于弄明白这台设备的结构了!”。

  将培训课堂搬到检修现场,使培训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课堂上,而是延伸到生产现场的每一个设备,渗透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让课堂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员工吃透弄懂设备内部构造,是该站培训的一种新模式。近期,他们就利用检修契机,把教学课堂搬到了作业现场,开设了一个又一个“微课堂”,让员工与设备“零距离”接触,让学习内容深入到设备的内部,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培训方式使员工对设备的认识更清楚、更直接、更形象,专业知识向广度深度延伸,拓展了员工的工作思维。

  “以往的培训大多数在系统图、运行规程上,这样的培训枯燥乏味,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差,达不到预期效果。”刘凤春说,“我们利用机组大修的机会,组织进行精准培训。班组长、班组运行成员、技术人员进入到大修现场,对打开的装置进行实际操作,去观察了解这套装置的流程是什么样,设备是怎样运行的,通过培训和学习,有一个直观的深入的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做到精准操作,让指标达到最优,让效益达到最大。”

  边干边学,边学边练的现场培训课堂,更好地激发了员工学习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的主动性,调动了员工勤学苦练的积极性,营造出“比学习、赛技术、争做全职能手”的良好氛围,为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根基。

  “1号机大修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我们年轻人在一起拿着图纸,对流程和设备结构进行深入了解学习,对我们以后的提高,以后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员工们高兴地表示,现场培训课堂不仅让他们更快地掌握了解决生产难题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还能更迅速、更准确地发现处理现场问题,这样的培训形式更直观、更实用。

  (刘新圣)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