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运营商发放4张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未来5G对智慧农业的影响,可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在英国,牛比人先用上了5G技术。
今年4月,位于英国谢普顿马利特的一处农场有50只乳牛戴上了5G智慧项圈。这个利用5G智慧项圈连接挤奶机器人(14.830, -0.39, -2.56%)的系统,由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研发。当乳牛感觉到应该要挤奶的时候,便会走近机械栅栏,栅栏感应到项圈即会自动开启,该系统能精确锁定个别乳牛的乳头进行挤奶作业,同时给予乳牛食物奖励。这一切皆要依靠5G的高速传输。
思科系统公司表示5G还可以为农业做很多:“我们可以连接农场里的每一头乳牛,甚至每一只动物。”
利用5G发展农业的不止有英国,拼多多创始人黄铮曾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预言:5G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在未来几年时间内给各大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农业领域。随着5G大规模投入使用,行业供应链环节的信息获取和交互速度将达到新的层次。无论是农产地的一棵果树,还是工厂的一批原材料,都将随时随地、尽在掌握。农业将被AI、5G和物联网彻底改变。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指出,农业领域需要5G来更新换代,基于5G时代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显著提升现代农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本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6.070, -0.09,-1.46%)、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目前,农业领域在生产、管理、渠道、加工、物流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痛点。随着5G的大规模普及,将给农业特别是智慧农业带来越来越多的革新。
5G拥有三大特征
5G的G是英文Generation的缩写,也就是“时代”的意思,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简称,就像过去绿皮火车变成了高铁,大哥大变成了智能手机,是一种大幅度的技术升级。
国际电信联盟ITU为5G定义了三大应用场景,即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1)增强型移动宽带,也就是传输速率快。未来5G网络的传输速率可达10Gbps,这意味着手机用户在不到一秒时间内即可下载完一部高清电影。
2)海量机器类通信,支持各类智能设备。5G网络能够灵活地支持各种不同的设备。除了支持手机和平板电脑外,还支持可佩戴式设备,例如健身跟踪器和智能手表、智能家庭设备如鸟巢式室内恒温器等。
3)超可靠低时延。平时我们说话的声音通过震动空气传播,传递的时间约为140毫秒,我们从来不会觉得140毫秒有多大的时延。但如果是控制一架无人驾驶飞机或者控制的是一辆汽车,给这辆汽车一个信号比如刹车,这辆汽车还要140毫秒来反应,那就跑了200米了,如果是20毫秒,也跑了十几米了,这种事情是不可能让无人驾驶车变成现实的。
所以解决时延的问题,是通信系统里面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据专家说,5G下网络传输的时延技术有望达到4毫秒之下!
为抢占未来市场,当前全球多个国家已竞相展开5G网络技术开发,中国和欧盟正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5G网络技术的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5G标准的制定者之一,拥有了全球前四大电信设备商中的两个——华为与中兴。两家公司与世界主要运营商展开研发与合作,通过在实践中积累专利,在5G方面获得了更多话语权。
5G将在5个方面颠覆农业
从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到地方、企业层面的发力,5G正在引领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下一代发展,并建立领先优势,前景是非常明晰的。
5G应用不再局限于手机,它将面向智慧农业、未来VR/AR、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无人机、应急安全等等。
目前农业大数据正由技术创新向应用创新转变,而5G也将为农业带来海量的原始数据,从而推动智慧农业的不断前进。
1、种植技术智能化,时时精准反馈
种植技术智能化也就是把以前用人工种植的农作物,像水稻发芽,种玉米全用机器人或智能机械完成,保证出芽率高于人工,而5G可以达到时时精准,及时反馈信息给技术人员。
5G 时代就是各种的先进设备和农业相结合,农场布置的各种探头或者传感器设备,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后反馈给各个机器。对于农业机械化操作,比如无人驾驶拖拉机可实时向管理员提供障碍物数据,并且重定路径;无人机飞防已经可以搜集各个田块的基础信息数据,后期可实现大数据化精准农业管理……在这种情形下,管理者在家就可轻松种地,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便捷。
2、农业管理智能化,保证及时补给
农业管理智能化就是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由智能监管农作物缺少什么(例如养分不足,病虫害的预判),就及时给它什么,5G能确保人对机械的命令立即被执行。
事实上,我国不少牧区已经实现了类似的远程监管。当搭上5G的“快车”,除了监管便利,牲畜的育种选择、生长状况、饮食优化、疫情预防等信息不仅能第一时间被农场主掌握,每个品种还均能根据牧场实际情况生成最佳的饲养模型。
中兴通讯(30.280, -0.94, -3.01%)在荷兰曾做过一个5G智能农业外场商用演示。此次外场演示是通过无人机对马铃薯农场进行高清照片拍摄和采集,并通过5G 移动网络实时将采集的照片回传至服务器,以精确的方式实时对马铃薯作物进行适当的保护,整个采集回传所用时间从之前的两天缩短至两个小时。
3、种植过程公开化,眼见为实更放心
在5G强大的技术支撑下,可以做到实时发送图像数据让人们了解菜园作物状况。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随时在网上观看种植过程,看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都用什么药,什么肥,让大家放心食用。
4、信息管理智能化,各方数据实现共享
在5G技术支持下,根据信息数据提供最佳生长环境。即使劳动力和能源较少,也可以提高农产品(5.370, -0.16, -2.89%)的生产力和质量。使用智能农场设备,当人们不在时,可以打开和关闭温室的窗户,并自动供水。
此外,种植户、经销商、监管机构、行业协会、行业专家等农业的参与者众多,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因为地域太广、专业知识过于庞大和复杂,各方数据难以实现共享。
而在5G时代,种植户可以从平台学习专业知识、查询商机;气象数据、灾难预警、病虫害预警都能及时共享给种植户;行业专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直接指导;监管机构,可以引导生产、避免某些产品过度生产或者某些产品极度短缺等。
5、升级乡村旅游,高科技助推特色农产品
目前乡村旅游业发展迅猛,节假日的时候景点通常人满为患。借助 5G 技术能让游客提前了解景区的景点特色、游玩方式,提前规划好行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乡村还可以通过VR/AR等技术推销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比如农家乐能做到将自己的特色菜推到顾客“眼前”,令人食指大动。
如今的农业物联网虽然能够实现,但是成本太高,农民负担不起,但是随着5G时代的来临,相应的农业设备等各种农业设施成本会大幅降低。所以管理和生产成本也会有很大程度的下降。总的来说,5G 会实现更少的人力成本和更有效地种植效率,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高的利润。
5G时代已经越来越近,今年全国将会在小范围进行5G的试商用,中国移动计划将在2020年实现5G的正式商用。现代农业必然是智慧农业,5G时代的到来,智慧农业势必迎来高速发展。
本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摘录请注明来源神农岛(ID:sndfly)
更多学习,可关注神农岛首席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农发所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福来战略品牌咨询机构董事长娄向鹏老师的《品牌农业》《大特产》《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之道》三部曲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