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甲醇沦为“燃料”时 ,化工价值何去何从?

来源:河南石化新闻   2019-07-16 阅读:6

  回顾2019上半年,国内甲醇市场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从年初以来一路震荡走低。至6月底国内主流价2000元(吨价,下同)左右,西北地区甚至跌至1800元以下,如内蒙、西北等地区大量采购作为生活中代替燃料烧之,业内感慨,甲醇怎么会沦落为普通的“燃料”而烧掉了呢,其价值取向以及后市将何去何从?

  甲醇是基本有机原料之一,用于制造氯甲烷、甲胺和硫酸二甲酯等多种有机产品。也是农药(杀虫剂、杀螨剂)、医药(磺胺类、合霉素等)的原料,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的原料之一。在化工行业用途广泛,产业链延伸较长,其主要价值体现在下游化工产品的深加工,而价格的持续走低让其价值与价格相背离。

  7月份,多方消息的发布也是令下半年市场走向变得“扑朔迷离”。

  环保督察“回头看”——新一轮督察拉开序幕

  2019年上半年化工安全事故频发,各地市环保安全整治重拳出击,化工行业受冲击影响之大昭昭可见。而日前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现场,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进一步表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从2019年开始,2020年、2021年,将利用三年的时间对被督察对象开展新一轮督察。再利用2022年一年的时间,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开展“回头看”。

  在第一轮环保督察过程中,有20多万家化工企业的被依法关停,而进行整改的化工企业数量达到近百万家。部分省份关停企业数量如下:

  江苏省苏州市共整改化企9000家,关停企业27000家;

  东莞市淘汰整治的企业达到了23298家,其中关停取缔的12821家;

  山东省共整改化企5545家,关停化企4415家;

  河北省共整改108000家,关停取缔无证无照、治理无望的企业69000家;

  安徽省共关停753家化企;

  浙江省关停1400家化企;

  陕西省共整改2931家,关停646家;

  湖北省共关停209家;

  天津市对其中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9081家企业进行关停取缔;

  山西省集中取缔“散乱污”企业1068家;

  成都市关闭取缔“散乱污”企业14148家;

  宜宾关停1944家散乱污企业;

  河南省取缔43265家。

  ……

  近年来环保成为一种常态,而上半年响水爆炸事件之后,国内化工行业的安监力度也是只增不减。甲醇主要下游甲醛等受波及较为明显,内地局部地区需求一直疲软难改,其他相关下游行业的扩建也愈发谨慎,虽然上半年国内仍有部分新兴下游甲醇制烯烃装置顺利投产,但对整体需求的提振作用依然有限。

  国际环境改变——进口格局或生变?

  今年以来国际宏观形势及政策影响下,进出口环境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据市场人士称,国内某集团终止了部分国外进口的船运合同。预计影响向国内甲醇运力7-8万吨/月,短期很难有新的运力补充进来。与此同时,其他单位也有计划于近期退出从部分国家的航运市场。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8月份进口甲醇运力表现紧缺。

  当然,这对我国国内甲醇市场是有一定的利好作用,但是进口方面毕竟体量相对有限,而上半年国内甲醇市场整体偏宽松的供应格局下,利好作用能否预期落地仍具有不确定因素。且2019年上半年国内港口库存甲醇长线维持高位震荡,新建烯烃装置投产的利好也并未达到预期。

  进入7月份以来,基本面疲弱状态下现货价格持续探底,持续试探成本支撑位。短线来看,整体市场趋于偏弱可能依然较大。后期后期仍需关注甲醇装置动态、下游烯烃装置投产运行进度、港口库存情况、运费水平及期货走势等。

  当然,由于国内价格的走低,国外低价货源也很难再大量进入,下半年的甲醇能否脱离“燃料”价,虽然进口很重要,但国内下游企业能否如期达产更为重要。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