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近日,科技部发布了“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2019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重点专项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要求,从机器人基础前沿理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与装备、应用示范四个层次,围绕智能机器人基础前沿技术、新一代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六个方向部署实施。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
2019年,科技部拟发布1项关键技术与装备类定向指南,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5000万元。为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调动社会资源投入机器人研发,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须涵盖该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由贵州省科技厅组织项目申报。
项目为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主要研究内容针对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激光靶标、索驱动钢丝绳与滑车、馈源接收机、液压促动器、馈源舱位姿测量、环境监测与整治等运行维护需求,研制系列化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及支撑系统,实现大坡度、高落差下球反射面的激光靶标维护、驱动缆索与滑车的巡检维护、馈源接收机拆装搬运、馈源舱位姿测量、促动器自动化维护、干扰自动检测等作业,并开展现场应用验证。
考核指标包括满足FAST工程运行维护要求,提供支撑保障。其中:单个激光靶标的清洁、更换和标校调整等完成时间不高于6h;完成单条钢索及其上滑车等零部件检查的时间优于8h;馈源接收机拆装搬运机器人指标体系满足馈源接收机拆装搬运要求;FAST智能化测量系统实现馈源舱全天候测量;促动器自动化维护平台具备至少50台/天的流水维护能力;无线电干扰自动监测站具有光纤通讯、多台站协同干扰监测、数据自动识别、定位、实时预警等功能。技术成熟度不低于6级,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15项。
(资料来源: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