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换得农民好收成 武义农业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忙指导

来源:浙江新闻   2019-08-07 阅读:25

“孙站长,最近晚稻播种赶季,天气也热腾,装秧人手不够啊!能帮忙想想办法吗?”“别急,我马上来看看!”

烈日当空,连续高温天气状况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高温酷暑下,武义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站长孙雄彪可是个大忙人。“前段时间连续暴雨,现在又是连续高温干旱天气,恰逢农忙时节,农户在抢收、栽种、运输、仓储管理等多方面都需要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支持。”他和办公室的另一名干部一起,早上刚刚到武义新宅镇的仙石秋大豆种植示范基地指导完大豆栽种,晒得通红的人还没完全“凉爽”下来,这边履坦镇履二育秧基地又发来“八百里加急”。

早上基本五六点,晚上常常七八点;深入田间地头,赶场东南西北;一个星期跑一箱油,一天走一万多步;粮食作物技术娓娓道来,农业大户电话号码如数家珍……不仅仅是种子站干部,高温下,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农机管理等的农业干部也都奔赴全县乡村各处,用最真挚的热情服务,施展“点绿成金”的魔法,帮助农户种下“金稻穗”。

农户急,农业专家们更加着急。“今年很多农户反映,因为连续的强降雨天气,水稻收割乍一看收成还不错,但一烘干就全没了。晚稻播种可是大事,农户能不能稳住收成,全看这几天努力。”在履坦镇明达粮食合作社。烈日下的农田,气温接近38℃,蒸腾出泥土混合着秧苗清苦的气息。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这段时间“日头足”,大伙儿都不愿意这么大热天来干活,基地的早稻收割、装秧、运输等环节面临着人手不足的局面。武义县农业农村局了解情况后,迅速从南部地区的柳城畲族镇、桃溪镇等地粮食合作社抽调人手以解燃眉之急。农业专家们还化身“装秧小工”,在农田里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灌溉着的农田,在高温下蒸发水汽,使得农田始终被闷热的空气所包裹,这也是蚊虫的绝佳繁衍地带。“烈日暴晒脱皮,汗水浸透衣服,蚊虫叮咬皮肤,这些都习惯了。”烈日下的农业干部都晒得黑亮。人晒黑了,只盼望农户能获得好收成。今年,虽然因为天气影响,水稻收种比同期晚了7-10天,但新一轮晚稻播种只晚了3-4天。同时,也针对许多农户说的千粒重指标下降问题,指导农户增强灌溉,施肥保水的措施,力求提升成穗率指标,以弥补生产产量。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