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2019-08-09 阅读:22

 

捧着“金果果”的果农笑开颜

 

 

黄果柑是果农们的致富法宝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8月初,大渡河畔的果农们正忙着学技术,因材施教地对枇杷、黄果柑等果树进行管护,只等来年收获季时再次鼓起果农的腰包;中高山地区,酝酿了许久的香菇终于生长成型,成批上市以其品相佳、质量好的缘故受到顾客的青睐;而另一旁,栽种在庭院前后的中药材正努力汲取着养分,静待着秋季丰收季的到来……

  经历了春、夏两个丰收季,石棉县的农户们笑逐颜开。不管是以黄果柑、枇杷为主的特色产业喜获丰收,还是粮油蔬菜茶生产的稳定增长,亦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断加大,皆表现出石棉农业农村发展蒸蒸日上的态势。

  多元化产业发展 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黄果柑产量达到6.6万吨,每公斤价格比去年增长0.54元,产值3.28亿元,增收6114万元,人均增收487元;枇杷产量达到1.8万吨,每公斤比去年增长4元,产值2.98亿元,增收7023万元,人均增收557元……”今年上半年,石棉县特色支柱产业收获颇丰,助农增收效果明显,成为了果农们的“聚宝盆”。

  3月8日上午,一声锣响宣布着石棉县4.5万亩黄果柑正式开秤上市,有着“中华名果”称号的黄果柑带着甜酸适度、肉质细嫩、化渣多汁等特点“飞向”全国各地。今年3月成功申报《出口水果果园检验检疫注册登记证》的5家黄果柑基地,还拥有将黄果柑出口英国、俄罗斯、新西兰、新加坡及欧盟的资格,这标志着石棉县黄果柑果品品质与国际接轨,更有竞争力和占领市场的实力,也意味着黄果柑产业朝着标准化生产道路又迈进了一步。

  进入5月,石棉的黄果柑经济刚落幕不久,枇杷经济又“登台”。5月9日,以“世界枇杷源,精品在石棉”为主题的2019石棉枇杷上市新闻发布会在石棉县美罗乡保卫村召开,宣布石棉县4.5万亩优质枇杷正式开锣上市,欢迎八方游客前来品尝。通过订单促销、观光自销、“电商+”助销的形式,拓展枇杷销售渠道,多管齐下提高枇杷销售价格,将石棉的“甜”带到北京、深圳、重庆、陕西、成都等20多个大中城市。

  在田间种满致富果树的果农们自然尝到了丰收的喜悦,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许多果农还发展起了家庭农场,进一步开拓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每天都要请几个人帮忙管理果园,平时果农们有什么需求便会给其提供技术支持。”石棉县湖边家庭农场负责人苟年强说,拥有70多亩黄果柑种植面积的他,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当地村民务工问题,还能给其提供规范化的种植技术指导。每到黄果柑正式上市季节,其承包的洗果厂每天都有50多人前来投工。

  “当初申请家庭农场便是看好了能够多元化发展,准备明年开始发展林下养殖业,既能解决一些果树管理问题,还能扩展收益,一举两得。”苟年强非常看好家庭农场带来的效益。

  目前,石棉县全县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共有42个,分布于全县16个乡镇,产业覆盖水果、蔬菜、畜牧水产、林产品、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在积极开展的省、市家庭农场示范场创建工作中,培育了一批基础条件好、经营管理好、生产效益好、助农增收效果明显的家庭农场进入农场名录库和创建省级示范场。

  现阶段,全县创建取得省级示范场2个,市级示范场7个。示范场在增强服务功能和合作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探索互联网营销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培育“农业+N”农旅业态 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石棉县由于山多地少,耕种条件差,如何利用可耕种地助力农民致富增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石棉县通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让其成为中高山地区脱贫、发展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不仅如此,在面对脱贫村发展力不足这一问题上,石棉县不仅指导脱贫村积极发展庭院经济,还加大力度助力其发展“短平快”产业的支持。

  “今年上半年,我们便结合蔬菜产业发展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而发展蔬菜这一‘短平快’产业实际需求,再度加大26个贫困村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共引进辣椒、茄子、萝卜、莲花白等蔬菜新品种12个,主要集中在全县已退出的26个贫困村进行试验示范,种植面积800亩,示范带动大宗蔬菜种植面积4500亩。”石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同时还引进推广“辣椒、茄子、莲花白等蔬菜起垄覆盖银灰地膜避雨防病除草、膜下淡肥水灌溉、起垄单株栽培、多元移栽模式、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5项,推广示范应用面积3500亩,等待蔬菜成熟时,又将成为鼓起村民腰包的又一法宝。

  同样,为了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石棉县大力推进农旅融合。

  利用黄果柑、枇杷、葡萄等特色产业的优势,以节会友、以旅带农。果农们守着果园就能挣钱,美罗乡狮子村村民张燕琴便是尝到这一甜头的果农之一。

  “今年卖了6万多元,家里土地仅有4亩,如果再多一点就好了。”作为美罗乡狮子村较早发展枇杷种植的果农,在精细化的管理下,她家的枇杷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而让她更加踏实的,当属利用“果经济”延长的农业产业链。“我们家2017年办起民宿,就是看准了游客可以前来体验采摘枇杷的乐趣。”看着张燕琴家的枇杷园经济越发红火,该村的其他果农也办起了农家乐、客栈和民宿。    

  同样,今年7月以来,石棉县迎政乡八牌村村民彭建华也因自家葡萄接待了许多游客。“我家的葡萄品种好、口感好,有水晶葡萄、无籽葡萄和玫瑰葡萄3个品种,家人爱吃、周边的村民爱吃、外来购买的顾客也多,能在这里体验采摘的乐趣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走好乡村振兴的路子,石棉县农旅融合的路子越走越顺畅,并坚持以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为重点,以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产业专业大院、农旅融合发展特色区等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发展“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互联网”“农业+医疗康养”“农业+电商”“农业+益农社”等新“农业+N”农旅业态,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循环链条升值。 

  相信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际,石棉县“人和村庄美,路通产业兴”的画面将会被越描越美。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