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智慧农业:在家可用手机巡田

来源:成都商报   2019-08-11 阅读:29

  智慧农业如何让农户轻松种田?意大利发展模式如何在成都的田间落地?昨日,2019年成都全市都市现代农业类产业功能区建设现场交流观摩会在崇州召开。来自市级相关部门以及全成都8个都市现代农业类产业功能区的相关负责人来到天府优质粮油融合发展功能区,座谈交流、学习借鉴。

  四川农村社会化服务总部崇州中心位于崇州市北部10万亩粮经旅综合示范基地环线。沿线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稻田,立秋刚过,风吹稻浪提前透露丰收的信号。如果从空中航拍,彩稻勾画出的拖拉机、无人机等农机形象,会给农田增添更多趣味。

  在这里种水稻,“智慧”是关键要素。中心引进中化MAP智农、北京农信互联、成都曙光集团等,搭建“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空天地”一体化、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数字农业服务中心,应用智慧垃圾分类、智慧水务等数字农村公共服务,为政府监管决策、市场预测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农村公共服务等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促进数字乡村新经济发展。中化集团四川公司技术经理李超告诉记者,“空”即卫星拍摄,根据颜色变化监控作物生长情况,“规模化种植后,农民不可能通过实地巡田去了解作物长势,现在进入手机屏幕,在家里就能定点巡查。”“天”即气象站,能捕捉到未来2小时之内的天气情况,知道未来趋势,精准度可以缩小到1km*1km的网格范围,这种精细监测的好处是能在异常天气下提前推送,比如准备暴雨后排水,及时安排,减少损失。“地”即传感器,“了解积温后播种,根据土质和营养状况精准施肥,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李超说。

  “国际慢城发源于意大利,是大工业时代繁忙都市生活下的减负发展形式,我们认为这和成都的特质契合。”四川发展国弘崇展公司负责人张平安介绍。

  走在天府国际慢城,很容易感受到这种融于自然的闲适氛围。荷塘湿地延续了生态本底的自然风貌,新修的建筑传承川西林盘的风格,其中已经建成的文创综合体以云和稻花为设计元素,保留了川西水稻种植的传统。天府国际慢城项目是四川发展集团在天府优质粮油融合发展功能区投资建设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秉持“天府味、国际范、慢生活”核心理念,依托崇州优越的大田景观、川西林盘和桤木河湿地资源,植入现代生产、生活、消费和创新场景,建设西部地区特大型田园综合体和国际慢生活康养旅游目的地。

  项目已于2018年3月动工,计划用8年分3期建设。已建成风吹稻花文创综合体、慢城精品林盘酒店、五星民宿酒店、爱情广场等起步区项目。正在优化核心区项目规划,计划年内启动第二批次项目建设。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