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今年“虫口夺粮”首战告捷

来源:新民晚报   2019-09-18 阅读:63

今年1月,跨境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直接威胁。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今天下午农业农村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草地贪夜蛾防控首战告捷。目前,南方玉米大面积收获,北方玉米灌浆成熟即将收获,草地贪夜蛾对玉米主产区的威胁全面解除。

什么是草地贪夜蛾?据了解,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适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害重等特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农业害虫。2016年从美洲入侵到非洲,2018年传入亚洲,在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发生。目前,发现的草地贪夜蛾主要危害玉米、甘蔗和高粱等作物。联合国粮农组织监测,近几年草地贪夜蛾在非洲和亚洲等多个国家造成危害,部分地区玉米减产达到20%-70%,受灾教训比较深刻。

目前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60多亿亩次。据统计,有25个省份发现草地贪夜蛾,见虫面积1500多万亩,实际危害面积246万亩。西南、华南地区呈片状发生,江淮、黄淮海、西北地区点状见虫,东北地区没有见虫。危害主要集中在西南等地,产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没有造成损失,实现了防虫害稳秋粮的目标。

虽然防控实现了预期目标,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西南华南将越冬定殖,成为我国又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其发生和危害将成为常态,因此,实现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控常态化、可持续治理非常重要。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书记、副主任魏启文指出,草地贪夜蛾是今年新传入我国的重要害虫,对它的防治和发生规律的研究确实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在应对草地贪夜蛾防控过程中,坚持边防控、边摸索、边研究推动研究取得新进展,初步探明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发生代数和危害习性。在监测预警方面,研究开发了性诱、灯诱等理化诱控手段,制定了测报调查规范。在生物防治方面,筛选了30多种捕食性、寄生性天敌和微生物农药,为科学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我们还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在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我国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迁飞过渡区、重点防范区的分区治理策略,开展了新药剂、新机械的试验示范,集成了分区治理技术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朱恩林表示,下一步还要积极推进国际合作。虫子不仅中国有,缅甸、越南这些周边国家也有,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周边国家的合作,开展联合监测、信息交流、技术合作,促进周边国家提高防治水平,减轻境外虫源迁入威胁。

在防控草地贪夜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农药杀虫,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如何兼顾农药减量和防虫保丰收?朱恩林表示,我们既要把病虫害控制住,也要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目标。我国已经连续四年实现了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今年草地贪夜蛾入侵以后,我们选择高效低毒药剂、采用高效施药机械和超低量喷药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用量,对实现今年农药减量目标不会有大的影响。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