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崛起现代煤化工样板工程

来源:中国化工报   2019-09-25 阅读:101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制烯烃项目建设纪实

中煤陕西公司全景

  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界的陕西榆林,是我国现代煤化工四大示范基地之一。其中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榆横工业区)是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和重要承载区,位于榆横工业区南区的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陕西公司”),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陕西布局的第一个全资子公司。

  该公司360万吨/年甲醇、135万吨/年烯烃项目是中煤集团的第一个现代煤化工项目,其中一期工程180万吨/年甲醇、60万吨/年烯烃项目2014年7月建成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并且安全稳定连续高负荷运行超过1000天,创同行业最长周期运行记录,生产经营业绩领先于国内同等规模的煤制烯烃企业。

  35个月,项目施工周期最短

  中煤集团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近年来围绕煤炭深加工实施战略转型升级,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高起点发展现代煤化工。其中,规划在榆林建设的煤炭清洁利用示范基地,将打造煤制烯烃样板工程。

  2009年6月10日,中煤集团与陕西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2010年4月中煤陕西公司在榆林注册成立,全面负责中煤集团在陕西的煤炭、煤化工、电力、铁路等项目的投资筹建、生产经营等业务,主要建设项目包括360万吨/年煤制甲醇、135万吨/年聚烯烃,配套1500万吨/年大海则煤矿等。

  这是中煤集团新建的第一个煤制烯烃项目。

  35个月!陕西公司煤化工项目一期工程从2011年8月23日破土动工,到全面建成、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双聚产品仅用时35个月,创造了国内同等规模、同类装置建设周期、工程质量、试车进度、创造效益等多项记录,打了一个漂亮仗。

  这是中煤人抒发大漠情怀,不畏艰辛、艰苦创业的生动写照,凝成项目建设的闪光之路。

  卓越顶层设计。陕西公司采用“EPC+IPMT(联合项目管理团队)+监理”管理模式,强化协调与配合,设计、采购和施工深度交叉,有效控制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投资。

  进度精准控制。该公司建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车全过程、全覆盖的进度检测体系,统筹部署项目土建、安装、试车各项环节,实现项目建设进度精准控制。

  全面质量保障。构建质量管理制度支撑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培训教育体系和第四方检验服务体系,使工程质量始终受控、可控。项目建设质量合格率100%,无损探伤一次合格率98%以上。

  合力试车冲刺。试车期间打破常规,倒排工期,严格每一项流程。仅用50天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产品,投料试车一次成功,比同规模、同类装置用时减少了4个月。

  该项目位于一个叫马扎梁的村镇,四周人烟稀少,满眼沙丘遍地。中煤陕西公司与项目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通力合作,建设高峰期万余名工程建设者汇聚于此。他们克服干旱少雨、酷暑严冬等种种困难和不利条件,风餐露宿,战天斗地,硬是在一片荒漠上崛起了一座化工城。

  33个月,运行周期创纪录

  2014年7月25日,中煤陕西公司180万吨/年甲醇、60万吨/年烯烃项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并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双聚产品。当年8月至12月产出聚烯烃产品18.37万吨,收益3.27亿元,实现当年投料试车、当年产生效益。公司依靠提高装备水平、把握前沿技术、强化人才支撑,化工装置持续保持安全稳定高负荷运行,系统装置生产负荷逐步提升至115%,实现安全生产1238天无重伤以上事故、4980万安全工时的佳绩,为同等规模、同类装置安全工时的3倍。

  立足装备水平保障。该项目使用国内煤制烯烃先进技术,采用GE水煤浆气化、戴维甲醇合成、中科院大连化物所DMTO(甲醇制烯烃)等工艺,甲醇合成单系列产能为全球最大——中煤陕西公司优化在平衡气化单炉运行基础上提高气化装置整体负荷,优化部分运行参数,提高甲醇反应器加工量及运行稳定性,并实施了甲醇增产扩能改造,甲醇合成反应器单系列加工量成为戴维工艺在全世界最大的一套装置。目前,甲醇日均产量稳定在7120吨左右,平均生产负荷达到110%以上。

  依靠先进技术支撑。“可以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过来的。在项目建设之初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选用稳妥成熟的技术,充分吸收借鉴其他单位煤制烯烃示范项目的成功经验,在项目建设之初就消除瓶颈,改造完善,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曾全程参与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如今担任中煤陕西公司总经理的李俊杰表示,该公司创新“一体化”管理理念,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实现“1+1>2”的放大效应。

  强化文化理念引领。公司坚持效率优先、结构优化、总量控制、精干高效的原则,以“和”文化为引领,建立专业化团队,实施专业化管理,创新团队建设,强化员工一专多能,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公司煤化工一期项目用工仅870人,为国内同等规模企业用工人数最少。一些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员工来自其他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企业,海纳百川汇聚于此。公司坚持博大包容互鉴,为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具有较高素质和水平的煤化工专业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使他们认可中煤文化,形成团队合力。

中央控制室

  5年间,项目连续创效益

  从2014年7月投料试车至今,中煤陕西公司180万吨/年甲醇、60万吨/年烯烃项目运行已满5年。2014年5个月产生效益3.27亿元后,一直稳定运行保持盈利,其中2017年利润突破16亿元。至今累计实现效益40多亿元,成为中煤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吸引兄弟单位纷纷前来取经学习。

  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中煤集团“新企新制、精干高效”的要求,陕西公司科学搭建管控架构,积极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深度推进提质增效,实现由项目建成到管好的转变。

  管理更智能。信息化与在建项目同步规划建设,建成了覆盖全厂、国内领先的30余套信息化系统,打造了“智慧中煤陕西一体化平台”,极大提升了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生产更高效。实行先进的过程控制和设备可靠性管理,采取用能优化技术,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效更有力。全面推进降本增效、增产增效和创新增效,开展技术攻关,持续推进催化剂等国产化替代,目前双烯选择性由76.72%提高至80%,吨烯烃甲醇单耗降至3吨/吨以下,吨烯烃综合能耗3611千克标煤,达到GB30180-2013煤制烯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中的先进水平。同时,该公司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2018年新增5个聚烯烃新产品牌号,实现了13个牌号差异化生产,成为国内首家采用气相流化床工艺生产无规共聚产品的煤化工企业,产品应用范围扩展至医疗卫生、工业建筑、家居用品等领域,满足了市场多元化需求。

  李俊杰表示,中煤陕西公司项目建设和运营取得的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强基固本,基础管理扎实,并坚持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2016年被工信部列为国家煤化工智能制造(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目前,该公司正在加紧煤化工二期项目前期准备,力争早日取得环评批复。并坚持产品差异化,与现有一期项目产品形成互补。同时,配套项目年产1500万吨煤炭的大海则煤矿加紧施工。

  陕西公司项目建设在快速实施中勇拔头筹,经营管控在提档升级中立标塑形,综合实力在稳新强实中优化提升。先后荣获“中国石化行业质量标杆企业”“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能源企业信息化卓越成就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